English

曼昆《经济学原理》的出版随笔

1999-09-29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梁晶 我有话说

9月10日

明天是我们梁晶工作室和北大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曼昆《经济学原理》学术报告会的日子。几天来,为筹备这个会,我们工作室的同志都非常辛苦,大家忙着写海报,到各大学去贴海报,忙着准备会议资料和布置会场。昨天晚上忙到深夜,才把一切工作就绪。分手时大家都说,忙了半天,也不知道明天会有多少人来参加。实际上我们都是有些担心,因为过去举办的报告会我们都是使用人大图书馆200人的报告厅,而这一次,我们使用的是人大刚启用的科研楼国际会议中心,它非常豪华宽大,有400个舒适的座位。大家担心如果来的学生少,会场又这么大,会影响报告效果。反正人数无法预期,我们只能尽力而为。不过我总是坚信一点,我们正在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。几年来我们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教材介绍到中国来,并且用最著名的学者来做普及工作。我们对学生的报告会已经搞了十次,对高校教师的培训已经搞了两次,每次的活动都很成功,社会反响一直很好。但每一次活动我们都无法对会议的效果事先得到预期。

9月11日

天没亮就醒了,心里有事,觉也睡不踏实。一边想着主持会时该说点什么,一边收拾东西准备出发。这时我的手机开始响了,第一次铃响:“我们全都到了。”我看表,6点刚过。我工作室的人马已经全部到了会场,第二次铃响,“书准时运到了,一共是930套”。我看表,6点半。这是新华印刷厂和我们的约定,他们如期把书送到了。他们为今天的会,连夜装订,原计划送1000套书到会场,但是到天明,还差70套没装订出来,但是这一切已经使我对他们感激不尽了。他们为这套书的印刷已经加了许多天班。第三次铃响,“会场已经坐满了一半人,如果人来太多了怎么办?”我看表,7点半。我们昨天的担心到此化为乌有了,因为报告是9点钟开始,我们现在面临新的问题了。我匆忙赶到会场,只见会场门口熙熙攘攘的人流还在往里涌。我进入会场一看,400个座位已经全部坐满了,我忙找到会议中心负责人,他们非常通情达理,立刻打开两个休息室的大门,拿出许多把轻便椅,分别排放在会场的四个通道上。可是学生还在不断增加,一会儿功夫后面又站了一、两百人。会议开始了,我先请一部分同学坐到主席台和第一排之间的地毯上来,因为站着的人太多了,整个会场至少也装满了600人,会场外仍然有100多位同学不能进来(我心里觉得非常对不起他们,他们都是一大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)。因为会议中心的人担心人太多会出事,报告会就这样开始了。我和坐在主席台上的海闻、三联和北大的两位老总、还有今天的主讲人梁小民,对于眼前出现的场面,都非常感动。今天是周末,这么多学生从不同学校赶来参加报告会,这种学习热情让我们高兴。当我宣布报告会开始,并代表主办各方感谢同学们到来时,会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。然后是海闻代表编委会致词,再然后是三联和北大出版社发言,每一个人的发言都博得同学的热烈掌声,最后是梁小民作精彩的讲演。整个讲演只有一个半小时,但是梁小民生动的讲解,使每一个学生听得聚精会神……。

9月12日

今天是周日,我的工作室仍在加班,大家的情绪,还在被昨天的会议感染着,兴奋地议论着昨天的每一个话题。此时此刻我心里在默默感激着那些与我们合作和帮助过我们的朋友:

三联书店的一班人马为这本书的出版费了大力,整个高温的夏天,他们几乎没有休息过,工作时间表是按倒计时排列的,每一个部门交叉作业,每一个人又都是那样任劳任怨。

北大出版社在出版这本书上拿出了全部热情,在彭社长领导下,各部门紧密协作,高效率地完成他们的每一项工作。

曼昆的这本《经济学原理》虽然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,在美国影响很大,但我却不知如何介绍给中国读者,因为它去年在美国刚刚出版,中国的读者在萨缪尔森、斯蒂格利茨之后如何接受一位更年轻的经济学家呢?今年暑假许多国外的中国学者回来,大家常来我的工作室坐坐。尤其是许成钢,几乎就用我的工作室当他自己的办公室。天天来,我就有了天天“骚扰”他的机会。我对他说,你是哈佛毕业的,你又当过曼昆的学生,你可以向读者介绍曼昆。他说,我写不了中文。我说,没关系,我们把你写的文章翻译成中文。他说,听过曼昆课的还有几个人呢。我说,那太好了,你们就每人写一篇吧。于是我立刻给王一江和李稻葵发了E-mai1,又打电话给樊纲,没想到他们每一个人都欣然承诺,并且很快传来了文章。我想他们或许被我那习惯了的、不自觉的坚决态度感动了,更或许他们本身对曼昆和他的书有种特殊的感情。从他们每一个人文章的字里行间,你都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美国经济学家,他的思想、举止、言谈,使你感觉亲切。李稻葵和王一江的文章是那样轻松幽默,使我读起来大笑不止。于是我决定把包括梁小民在内的五篇文章传真给《光明日报》,没想到《光明日报》当天就决定使用,第二天就登出了一个整版。

曼昆的《经济学原理》就这样出版了,今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,它都会是经济学界关心的一个话题。但对于我的工作室来说,一个工作结束了,一些新的工作又要开始了。

(上述日记本报有删节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